当前位置:中国门户网站 » 数据归档 » 2014年01月 订阅RssFeed
数据归档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是湖北大学直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创建于1957年,1962年被确定为武汉市重点中学,现在是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示范学校。学校办学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最好发展而努力;学校发展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突出”的省级示范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163人,其中高中教职工119人,专职教师98%是本科学历,高级教师50余人。学校依托湖北大学的优质资源,大力建设名师工程,现有30多位教师正在攻读研究生课程或已经具有硕士学位。近几年来,学校办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被授予“武汉市综合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武汉市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学校”, 2006年被授予“武汉市卫生先进单位”、“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先导校”,2007--2008年获“武汉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特等奖”、“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二等奖”、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教学能力一等奖、“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先进考点学校”、“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9年4月被评为“全国健美操先进单位”。学校环境优美,处处绿荫,四季飘香。本着“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的原则,整合中华传统文化及楚地地域文化,结合现代教育、科技、奥运文化,并将我校优秀教师形象宣传、师生作品展示等融为一体,构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同时利用橱窗、标牌和宣传黑板形成学校的宣传带,宣传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育教学成果。学生优秀作品展、共青团专刊、班级专栏、学生广播台、校刊、校报等,均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才华,激励学生成长,形成了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师生的情操,为师生的自我发展提供阳光、雨露、土壤和空气。目前,全校上下人心思进、蓬勃向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朝着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力争在近期内将学校创建成为校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团结路8号邮编:430062[校办]电话:027-86811401站长:fzeam@163.com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614
武汉市三角路中学秉承“树德立仁、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面向全体、个个都成人,因材施教、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弘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铁的纪律、爱的教育”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学校、温馨的校园”,一个让师生幸福工作和学习的乐园,一方让家长放心和省心的净土。环境幽美学校创办于1960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浓郁,占地面积2.3万平方,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实验楼传播着现代文明,专业化的毽球馆和6个塑胶蓝球场、2个水泥排球场、300米的塑胶运动场孕育着累累硕果。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是读书成才的好地方。 质量优异学校近年来中、高考成绩骄人。高中毕业年级每年均超额完成区教育局下达的高考保优指标,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得到区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体音美特长生在高考中始终保持高上线率;2001、2002、2003、 2004、2005年被评为高考质量一等奖,2006、2007年学校高考再创佳绩,喜获大面积丰收;校毽球队近几年在全国、省、市各级毽球比赛中荣获多项冠军。前景广阔学校为武汉市先进学校、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学校、贯彻体卫条例合格学校、毽球腾飞学校、武昌区立功单位、文明单位。“爱的天使、人之极品”是我们追求的教师形象,培养更多“对祖国有忠心,对学习有信心,对父母有孝心,对他人有诚心,对社会有爱心”的“有心人”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理念先进 武汉市三角路中学秉承“树德立仁、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面向全体、个个都成人,因材施教、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弘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铁的纪律、爱的教育”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学校、温馨的校园”,一个让师生幸福工作和学习的乐园,一方让家长放心和省心的净土。 环境幽美 学校创办于1960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浓郁,占地面积2.3万平方,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实验楼传播着现代文明,专业化的毽球馆和6个塑胶蓝球场、2个水泥排球场、300米的塑胶运动场孕育着累累硕果。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是读书成才的好地方。 质量优异 学校近年来中、高考成绩骄人。高中毕业年级每年均超额完成区教育局下达的高考保优指标,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得到区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体音美特长生在高考中始终保持高上线率;2001、2002、2003、 2004、2005年被评为高考质量一等奖,2006、2007年学校高考再创佳绩,喜获大面积丰收;校毽球队近几年在全国、省、市各级毽球比赛中荣获多项冠军。 前景广阔 学校为武汉市先进学校、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学校、贯彻体卫条例合格学校、毽球腾飞学校、武昌区立功单位、文明单位。 “爱的天使、人之极品”是我们追求的教师形象,培养更多“对祖国有忠心,对学习有信心,对父母有孝心,对他人有诚心,对社会有爱心”的“有心人”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56号邮编:430062电话:027-86811319转8180(教导处)、8127(校办)、8129(总务处)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571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02年被确认为湖北省首批省级示范高中,是青山区最早的省示范学校。我们坚持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50多年的学校文化,凝聚为“自强不息、严谨求实、争取一流”的学校精神;先进的办学理念得到了省级示范学校复评组和国家督学的高度评价。我校是国家信息技术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外语教学实验基地,湖北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2009年成为湖北省及武汉市课程改革样本校。学校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把“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作为49中的发展目标。目前,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2人,武汉市劳动模范1人,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2人。学历达标率100%。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校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安徽省优秀教师、宜昌市学科带头人、荆门市名师等。名特优教师、名优班主任的比例在省示范学校中处于领先位置。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乐于奉献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强保证。两年中,有30余名教师在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省市一等奖,青年教师黄慧老师在全国化学优质课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在省级示范学校的综合评估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听49中教师的课是人生的一种享受”。2009年底刚刚建成的学校大门和前庭广场宏伟气派,大大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改善了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建有高速宽带网、数字广播网、数字视频教学系统以及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校园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科学艺术大楼是全市乃至全省学校中罕有的高层建筑,科技实验室及实验仪器全部按国家一类标准建设和配置;艺术中心有功能齐全的美术设计室、设备先进的音乐厅、独立的钢琴房等。学校图书馆是湖北省中学示范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全部实行开架借阅。学校建有标准400米田径场、塑胶篮排球场、力量房、健身房等,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一流的设施。学校有标准化的学生公寓和食堂,充分保证学生的食宿需要。学校教学、科技活动、艺术欣赏、图书借阅以及运动休闲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一流的硬件条件是家长学生公认的理想的求学园地。学校有公交六公司营运的三台校车,为岳家嘴—友谊大道沿线、积玉桥至—和平大道沿线上学的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站长邮箱:webmaster@wh49hs.com.cn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535
武汉市马房山中学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久负盛名的完全中学。位于武汉南湖之滨、马房山下,占地面积60余亩,北面与武汉理工大学毗邻,东面与华中师范大学相望。相传古代马房山方圆数里水草丰茂、树木葱笼,因三国时期汉寿亭候关羽曾治兵江夏,放马此山,拴马于山石之上而得名。校园占地60余亩,现代化的建筑和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风格,使人在领略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的同时感觉到时代的气息。学校先后被命名为“省绿化先进学校”、“省园林式学校”、“市环境保护示范学校”,区高、中考“立功单位”。是学习的乐园,生活的乐园。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南路395号 邮政编码:430070学校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90%,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0%,研究生学历有18人,研究生在读的有15人。学校本着“全面发展,艺术见长”的育人宗旨,努力形成了“团结、文明、奋发、进取”的校风,办学实绩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是武汉市“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市“对外开放学校”、市“综合办学水平先进学校”、市“艺术特色先进学校”。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有两栋规范标准的教学主楼,每间教室都开通了双向闭路教学系统等现代化设施,校园办公全部实现了网络化;学校图书室拥有5万多册藏书,宽敞明亮的阅览室给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提供了汲取知识的良好氛围;两间微机教室可同时容纳100多人上信息技术课;学校新建了艺术楼,宽敞明亮的画室让莘莘学子在这里发展自己的专长。学校即将动工兴建一幢50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并全面改造运动场。在多年的发展中,马房山中学始终以德育工作为主导来开展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近两年实行了德育改革工作,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宗旨,努力为国家培养“品行文明、品性健康、品位高雅、品质高尚”的有理想信念和实践能力,有开放意识,有爱国心、报国志、强国才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学校年年被评为区“德育先进单位”。马房山中学自创办以来,传承着“勤学、苦练、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刻苦、好学、勤思、善问”的学风、“敬业、爱生、严格、求是”的教风,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思路,狠抓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会各届对我校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以一大批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为龙头,带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以教研教改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各项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高、中考年年获区“立功单位”称号,2003年200人参加高考,有143人上省线,高考上省线率达75%。马房山中学以“全面发展、艺术见长”作为办学特色,加大艺术专业的发展步伐,在硬件建设上,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艺术楼、琴房,添置了钢琴、画架等一大批器材。学校被定位为武汉市“艺术特色学校”,连续八年艺术生上省线率为100%。马房山中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学校先后接待过深圳宝安区教育考察团,湖南、广西教育考察团的参观来访,国家教育部曲宗湖司长来校视察时对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思路给予了高度评价。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长率团来我校考察后,表示了与我校联合办学的意向。学校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校本教材的开发研讨工作。针对目前的社会现状、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我校的办学特色,先后开发了《四书选读》(上)和美术教材《创造与发现》两种校本教材,在全校投入使用,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走过五十年风雨历程的马房山中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马房山人决心发挥区位优势,扩大高中规模,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一批严谨治学、热心教改的研究型教师,形成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反映国内外教育改革趋势的科研课题,编写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推出一批能起示范辐射作用的改革实验项目,把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真正把我校建设成为办学思想先进、管理科学规范、课程体系灵活、教师队伍精良、教研气氛浓厚、学生发展主动、办学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综合办学水平先进的市级优质学校。站长邮箱:ccnujny@qq.com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544
内黄一中,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内黄县完全中学,1979年撤去初中更名为内黄县第一中学至今。校本部位居城区东南,东傍硝河,北临朝阳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可谓钟灵毓秀之地。学校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大门庄重典雅,群楼错落有致,花木秀美宜人,面貌常见常新。实验楼、语音室设施完善;电脑备课室、微机室、多媒体室设备精良。图书馆3万多册藏书,内容丰富;阅览室200多种报刊,资料充足。 2004年斥资8000余万元建成分校,位居城区北部,东傍硝河,南临北环,交通便利,环境雅致。分校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0平方米。校园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合理布局;大门庄重典雅;群楼错落有致,教学楼3栋、实验楼1栋、教职工和学生公寓7栋、大型餐厅1栋;体育设施完善,400米田径运动场1个,乒乓球、篮球体育场45个,羽毛球、排球场地应有尽有。整个校园集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于一体,格局秀雅,明丽清新。分校建成伊始,投资教学,不遗余力。2005年初,学校斥巨资建成理化生标准化实验室10个,学生微机室2个,建成现代化校园广播系统、学生就餐自动化刷卡系统、学校内部程控电话系统。2007年再次投入近110万元装备多媒体教室72个、现代化多媒体会议室1个和教师电子备课室3个,2009年斥资近50万元建设学校校园网络,今年再次投资建设通用技术实验室2个。图书馆拥有5万余册藏书,内容丰富;阅览室资料充足,宽敞明亮,可容纳500人同时阅读。 1997年以来,高考升学已于全市重点高中蝉联十四桂冠。 2008年高考,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4人,重点上线352人,本科上线2118人,刘少军夺取安阳市高考理科状元,蝉联安阳市重点高中十二桂冠; 2009年高考,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人,重点上线375人,本科上线2471人,李文倩、张月敏包揽安阳市高考文科状元、榜眼,蝉联安阳市重点高中十三桂冠; 2010年高考,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7人。重点上线414人,本科上线2636人,王永平、师瑞雪分别夺取安阳市榜眼、探花,李琦夺取安阳市榜眼,蝉联安阳市重点高中十四桂冠; 仅2005年以来,内黄县第一中学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优秀毕业生28人,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重点大学培养优秀毕业生近2000人,累计本科上线人数近万人,省专上线率历年都在90%以上。理工市省有状元,名牌北大连开清华,市颁优奖,省授美誉,报章屡载,慕者频来,省市县领导莅临贺祝。佳绩连年创,回报荣誉多。连续十四年荣获市教育质量优秀奖,连续十四年受到县政府通令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并先后荣获省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文明标兵学校和省安全文明校园、省五爱教育先进单位五大荣誉奖牌。《安阳日报》、《教育时报》、《河南日报》、《中国教育报》、《青年报》、《新闻报》六家报社多次刊发内黄县第一中学成功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不断刷新的教学业绩。河北、安徽及省内远近市县数十所中学络绎派员前来考察学习。目前,内黄一中正群策群力,高标宏愿,顽强奋进,坚实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联系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朝阳路232号邮政编码:456300信箱:nhyzwlzx@163.com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813
安阳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46年太行革命老区,原名“漳滨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度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2005年初又以优异成绩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10年9月,我校成为北京大学“校长实名制推荐学校”之一。  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广大教师恪尽职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全省享有盛誉。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学校素以“校风正,管理严,质量高”著称,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教学设施完备,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较好发展,办学水平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  目前,安阳一中下辖安阳一中分校,校本部占地10.5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5.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为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60%,是一所宁静幽雅的花园式学校。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00余名,教职工226名,专任教师182名,其中,特级教师5名,具有中高级职称160余人,50余人被评委为国家和省市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全体教师以优良的师德、精湛的业务以及严谨的教法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稳居全省前列。近年来,一中及分校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超过40%,本科上线率达90%以上,有79名同学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有37名同学获得全国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一等奖。2007年,范佳琳同学以优异成绩夺得河南省理科状元。2011年,安阳一中校本部一本率超过60%,清华、北大等国家985重点院校录取153人,211重点院校录取合计315人,位居全省前列。安阳一中分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本、二本、三本人数年年攀升。2011年,市区一本上线人数共483人,其中一中校本部337人,分校有75人。  近年来,由于成绩突出,我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先进单位、省级军队招飞工作先进集体、首批河南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一直是安阳市教育系统对外开放的“窗口”,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教育团体或友好人士来访。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文明大道东段电话:86-372-29888976 86-372-2982803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965
黄河之滨,鼎原脚下,教书育人,弦歌不断。灵宝二高前身是始建于1917年的阌乡县初中,1958年迁至阳平镇,时为灵宝二中,上世纪90年代定名为灵宝市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豫西名校。地处黄帝铸鼎原下、阳平镇帝王路东段,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理想的教育教学场所。  学校占地11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2座、教师公寓楼6幢、学生公寓楼2座。建有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以及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藏书5万余册,体育运动设施齐全。  学校以“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树立“健全学生自主品格,铺垫终身学习基石”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艺双修、身心两健、德能兼备”的优秀人才。学校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以德立校,推行“赏识教育”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以“惜时增效、轻负高效”为目标,实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体音美教育为特色,陶冶学生情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2004年,在校长宋保华的带领下,开展教师作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本研修,走科研兴校之路,开始了学校的二次创业,提出了二高振兴“三步走”战略,即一年扭局面,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两年见成效,做到高考成绩有提高,峡市排名有上升;三年上台阶,争取将二高建成一所学生向往、社会肯定、全市人民满意的高中。制作维护:电教中心电话:0398-6311035E-MAIL:hnlbeg@163.com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715
舞钢市二高是平顶山市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校园开阔宽敞,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宜人,草坪绿树相映衬,花香鸟语共和谐,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绿色校园。学校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楼宇造型新颖别致,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餐厅、运动场等基础设施齐全,电脑室、语音室、电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等配备先进。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1650余名学生,120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6人,高级教师25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浸润着山水的灵秀,以深厚的文化沉淀,质朴的学风,优良的传统,哺育着代代学子,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笃学、践行、求是、创新”的校风、“严谨、多思、善诱、精深 ”的教风和“刻苦、灵活、互助、进取”的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立足自身优势,努力实施“名师”工程 , 创办特色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德育先进学校”, “平顶山市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平顶山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平顶山市环保学校”,“平顶山市示范性高中”等荣誉称号。几年来,市二高针对该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的现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艺术特长教育并重”的特色强校教育办学方针,构建该校独特的办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学校将不断加大改革与发展力度,全面规范教育教学,提升学校档次,彰显学校特色,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国家特色办学单位,再谱教育新篇章。地址:舞钢市建设路中段路南邮编: 462500电话:3308029邮箱:wgegzy@163.com联系QQ:2426176267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725
历史积淀力量,希望孕育成功。陕高已逾百年风雨,亦曾步履维艰,历经坎坷,但我们永不懈怠,承各级领导悉心关怀,蒙历代贤达栉风沐雨,经数十万师生发愤图强,铸就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敬业奉献、创新进取的陕高精神!  学校地处三门峡市建设路东段,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走进陕县一高,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来。学校占地面积2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在有限空间内,科学规划,优化了学校环境,强化了学校文化内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漫步校园,青松参天,绿草如茵,飘荡着琅琅的读书声,萦绕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新建的综合楼造型优美,气势宏伟。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应有尽有,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在校生达2000余人。教职工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63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名师、骨干教师36人,高级教师37人,年龄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精湛。  百年的文化积淀与广博的人文精神使陕高形成了崇德敬业、求真务实的校风,笃学致知、厚德躬行的教风,自主自强、动手动脑的学风,先后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1万余 名。我校多年来把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对策作为教育专题来研究,探索和实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行为在活动中得到规范,让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意识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闪耀光芒,从而促进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近年来高考升学率不断攀升,2001年上本科线208人,大专线552人,地专线718人,上线率96%;2002年上本科线228人,专科线889人,上线率98%;2003年上本科线240人,省定专科线598人,地专线859人,上线率99%;2004年上本科线340人,专科线891人,上线率99.7%。2009年,马海平同学以601分获得三门峡市文科状元,徐琛同学以639分获得市区理科第一名。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后学校毕业生取得博士学位的高科技人才达50余人。自1978年以来,教师中共有300余人获得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表彰,学生中有200余人,获全国各学科大奖。学校曾被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省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  新时代的陕县一高,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之灵魂,精良的教师团队是学校之根本,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办学之基础,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之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健康、科学、民主、和谐、高效”十字方针为办学理念,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润物无声的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优化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沐浴课改春风,追求品牌建设,力争把我校打造成一所可持续发展的精品示范高中!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建设路东段47号  邮编:472000  联系电话:0398-2285100联系邮箱:xxtz@163.com在线QQ:40109739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648
禹州市一高创建于1946年,原名“省立禹县中学”。学校坐落在颍河南岸,古钧台下,是河南省名校,许昌市示范高中。她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周边文化气氛浓郁。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素以名师云集、治学严谨、成绩卓越而著称。一代代一高人用激情和心血铸就了“顽强、拼搏、奉献、争先”的一高精神,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特色。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阵容整齐。现有教职工255人,这是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2人,中学一级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劳动模范达60人之多。学校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余人。 学校占地77070平方米,建筑面积317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两幢,办公楼一幢,实验楼一幢,学生公寓楼三幢,图书楼一幢,多功能礼堂一座,阅览室一个,现有藏书80000余册。学校教学设施完善,硬件建设先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教师电脑备课室、微机室、图书室、理化生实验室、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等一应俱全。理、化、生教学实验仪器达到国家二级配备标准,电教、音乐、美术、体育器材达到国家一类配备标准。经过多年建设,禹州市一高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漫步校园,天宁寺古色古香,古钧台美轮美奂,教学楼前花团锦簇,办公楼旁绿意盎然。 禹州市一高具有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近几年来,为创办高标准的学校,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及教学研究活动,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2007年,由一高教师主持的多个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取得良好效果,历史组和地理组申报的课题已于08年和09年月成功结项,另有多个学科完成了课题申报,教育教研工作走在了禹州市教育科研的前列,学校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学科研基地。 1977年恢复办学以来,学校已经为各级各类高校输送1万余名新生,特别是近三年来,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1036人,王淑娟同学、罗灵晓同学分别荣获禹州市理科、文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录取,刘亚冰同学荣获禹州市应届理科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实现一年双清华的辉煌成绩;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1109人,在许昌市文理科前10名中,分别占7人和4人,庞博同学、连溢淼同学分别获得禹州市理科、文科第一名,特别是庞博同学以693分的优异成绩勇夺河南省高考状元,刷新了许昌市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记录;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1300人大关,达到1315人,其中贾亚龙、袁世豪、李宜真等同学分别被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录取。截止目前,禹州市一高已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输送近50名新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广阔的个性发展平台。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定期举办运动会、书法比赛、歌咏比赛、学科竞赛等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在全国、省、市组织的学科竞赛活动中,我校成绩喜人;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连续多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良好的人文环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成长,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创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奖优扶贫的激励措施。学校为鼓励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特设立学业成绩优异奖学金,每学年对于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对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每学期按我校有关规定均可享受困难补助政策;同时,对于中招报考我校的优秀学子,学校还设有新生奖学金。 显赫的荣誉。禹州市一高坚持改革开放,重视常规教学,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禹州市一高先后荣获各级领导部门嘉奖一百多次。学校曾被团中央、农业部、中国科协联合命名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曾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许昌市高招名校录取第一名、高招提高率第一名、“文明单位”、“绿色学校”、招飞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和谐办名校,创新谋发展,是禹州市一高的办学思路;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祖国满意,是禹州市一高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禹州市一高的育人原则;明德、厚学、求实、创新是禹州市一高的校训;团结、求实、开拓、进取是禹州市一高的校风;厚德、博学、敬业、育人是禹州市一高的教风;勤学、善思、诚信、笃行是禹州市一高的学风;顽强、拼搏、奉献、争先是禹州市一高的精神。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新生,为禹州市经济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是一高人不懈的追求。 回首昨天,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展望未来,豪情满怀,信心倍增。禹州市一高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寻求发展机遇,以优质的教育回报禹 州百万父老乡亲的厚爱!地址:禹州市古钧台东西街16号电话:0374-8180787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588
舞阳三高是一所勇往直前,永不言悔的学校。 舞阳三高是一所注重改革,敢于创新的学校。 舞阳三高是一所发展特色教育的学校。 舞阳三高创建于1978年,位于舞阳县城上海路中段。八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如今,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舞阳三高,又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创造着无愧于祖先的辉煌,谱写着历史的新篇章。 发展中的舞阳三高是一所集文化科学教育与艺术特色教育并举的标准化普通高中。学校现在有20个教学班,教职工78人,在校学生 近1300 人。学校不仅拥有高规格的教学楼,科研 楼、科教楼、艺教楼、学生公寓和学生餐厅等一系列现代化建筑,而且还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及生活设施。学校建成千兆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电教室,为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美术室、琴房等,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必要条件。先后投资几十万元的图书室,现有藏书近 4 万册,阅览室订有报刊30多种,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学生公寓舒适美观,建筑面达1千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干净卫生,学校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为教职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舞阳三高始终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老师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尊重学生,以身作则,勤奋学习,为人师表。竞争意识、 创新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奉献意识和协作意识强烈,学校寓德育于各项管理之中,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德寓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以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健全的社会主义人格的四有新人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诚实守信、学会热爱劳动,懂得怎样做人,做怎样得人。通过德育教育,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拥有中学高级中级职称的教师有51人,教师本科学历合格率达90%,学校大胆改革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形成能者上 , 者让 , 庸者下的浓厚氛围,加之学校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教研室积极备课,学科组积极讨论,公开观摩及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赛等培养出了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科学教育观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们治学严谨,师德高尚,业务精干,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敬业奉献精神,不具前进中的困难在专业领域和管理领域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校教师先后有27人荣获省市级荣誉称号,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学科竞赛获得190人次,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深化课堂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团结爱校,文明守纪,奋发进取,敢为人先的良好校风。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仅2006 年就为高等院校输送了126名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在校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起步较晚的普通高中,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近年来,舞阳三高努力探索普通高中办学的发展新思路,以艺术特长教育为切入口, 在 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的同时,突出体音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出了“ 创办特色精品学校 ” 的构想 。加大艺术教育的投入, 在“特”字上创品牌 。 以“精”促发展、以“精”求质量、以“精”增效益, 在“精”字上求发展 。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廉洁奉公 , 紧紧咬住教学工作不放松,重实情,想实招,求实效,集中精力抓教学,重中之重提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 在“实”字上求突破 。几年来艺术特长教育成绩显著,先后为西安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辽东学院等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仅2006年艺术考生,本科上线率达63.6%。 誓师天竺夺雄关,莫到奇峰不可攀,此曲何须天上有,但留创造在人间。舞阳三高的基础已经打下,道路已经打通,舞阳三高逐渐被社会和人们认可,近年来,学校教职员工发扬“排难奋进,求实创新,勇争一流”三高精神,不断开创舞阳三高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漯河市“中小学学校管理先进单位”、漯河市“文明学校”、漯河市“模范职工之家”、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2006年12月学校被漯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命名为“漯河市示范性高中”。 几年来,我们舞阳三高坚持狠抓管理,勤练内功,齐心拼搏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不动摇,立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视教师业务培训,发扬排难奋进,苦拼实干的三高精神,我们对教师提出了备课科学化,教学课堂化,育人亲情化,评价综合化的教育教学要求,对学生实行了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学习研究化,发展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发展为本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全程发展的办学思想,严教育,抓管理,重实践,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仅2005年就为吉林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沈阳航空学院、辽东学院等高校输送大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今后,我们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打造三高品牌,为高校输送更多的合格新生。 舞阳三高发展到今天,每一个脚印都记录了无数的艰辛和来之不易的辉煌;每一步成长都倾注着上级领导的关怀,倾注着数届领导的汗水和全体师生的拼搏与 努力。 2008年,是舞阳三高发展的关键年,校长刘彦宏决心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把学校办出特色,办成精品,用青春与热血、真知和乐业去谱写三高更加美好的明天。联系电话:0395-7123297地址:河南省舞阳县上海路中段108号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470
舞钢实验高级中学位于舞钢市石漫滩大道中段,南傍烟波浩淼的石漫滩水库,北依葱茏叠翠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前身为舞阳钢铁公司第一子弟中学(完中,1978年成立),2001年初、高中分离,高中搬入新址。2006年更名为舞钢实验高级中学,平顶山市示范性高中。   学校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1000余人,教职工91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2人、骨干教师2人,省级优质课教师5人,平顶山市级优质课教师9人,高级教师52人。   学校以“以德立校、以人为本、深化改革、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以“明德、励志、博学、创新”为校训,致力于形成适合本校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致力于培育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致力于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以优质的管理促进学校、以优秀的教师带动学校、以高质量的教育回报社会、以高素质的学生报效国家。学校管理已步入人本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其中小班化、分层次的管理模式,“高、低、精、细、勤、快”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也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学校已连续十一年被授予“平顶山市高考先进学校”、“平顶山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平顶山市优质课学校”、“平顶山市培育理科状元学校”、“平顶山市‘管、教、学’三法实验先进学校”、“平顶山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平顶山市青少年科研基地”等荣誉称号。学校也因为高水平的设施、管理、质量而成为“平顶山市示范性高中”、“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中学生数理化》实验基地”、“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生源基地”等。   学校以优质的教育、较高的升学率、录取率特别以培育优秀生闻名于周边地区。该校林翠薇以平顶山市理科状元877分的好成绩、林溪以647分的优异成绩升入北京大学。在2005年高考中,该校王晗笑同学以665的高分(高与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升入武汉大学(本、硕、博连读)、温保印以657的高分升入清华大学。   学校注重硬件建设。新建的高标准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多功能报告厅等建筑物设计独特,勾连一体,气势恢弘;建成配备国家一类标准实验室7个(其中物理电学2个,力学2个,化学2个,生物1个);建有校园双向闭路播控系统;建有大、小两个多媒体教室;是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通过天网、地网、人网与北大附中共享教育资源;安装有博雅教育数码港资源,有7000部电影和10万册电子图书供教师备课使用;图书室藏书50000册,各类报刊杂志50多种;建有天文观测台,供青少年学生和天文兴趣小组进行天文观测活动。舞钢实验高中走的是追随时代脚步而不断创新之路,走的是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相谐的发展之路,走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之路,舞钢实验高级中学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地址:舞钢市寺坡石漫滩大道西段路南邮编: 462500电话:813602转8206邮箱: gsgz@vip.sina.com联系QQ:928272300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731
济源四中建于1945年,坐落在我国春秋时期的轵国故城,现沁园路南端,距市行政区约2.5公里,位置优越,校园优美,氛围优雅。学校素以“环境美、校风好、治学谨、质量优”享誉社会,高考成绩一直位于全市前列。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河南省教科研基地”、"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先进家长学校”、“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中实验室建设示范性学校"等50余项荣誉称号。2007年2月2日,济源四中又荣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称号,跨入了中原名校、济源强校的行列。 济源四中一直把建设优秀的教师群体做为目标不懈追求,创造一切条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2650名学生,150名教职工,其中高级教师28人,在职研究生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名师1人,市级十佳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市级骨干教师11人。近三年来接受外地来校考察、参观、听课十余批、上百人次。学校教师到校外做课和在校内进行全市公开课近20人次。学校教学中已实行教师小循环教学,具有了较雄厚的师资实力,今年高三年级教师中将有大部分到高一年级任教,以保证起始年级的教育教学,夯实高中学习的基础,保障高中全程学习的优化。 近几年来,学校还积极实施校园整体改造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人文化的建设力度,使校园如诗如画,育人环境得到极大的优化。目前校园占地117亩,建筑面积30600平方米,绿地面积9000平方米,体育活动用地33350平方米。学校的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完备且装设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河南省普通高中实验室建设示范性学校。多媒体电教室集多媒体教学、现场转播、闭路电视集中控制、语音视听等多重功能。校园网络覆盖所有教学和办公用室。计算机、体、艺、劳用室、劳动实践基地完备。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办公。图书馆藏书90500册,电子图书21万余册,师生阅览室订阅各类报刊258种。经国家体育局有关部门验收为优等的运动场设施完备,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足球场,19个塑胶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网球场,30张乒乓球台,20余件单双杠、平梯等体操器械。学生寝室一室一卫,学生餐厅能同时容纳1000余人就餐。 六十余年来,济源四中培养的合格毕业生数以万计,各类人才遍布国内外各地。进入90年代以来,教学质量更是快速提高,各科会考合格率均保持在95%以上,连年受到市教体局的表彰,高考成绩连续17年位居济源市同类普高之首。2007高考应届二本上线133人,综合完成目标345%,居全市第一;应届文科二本上线110人,仅次于一中;体艺生本科上线77人,仅次于一中; 数学成绩继续保持优势,140分以上18人,最高分148分,为全市最高;高考成绩综合评定为全市第一,获市教体局“高考先进单位”和“高考突出贡献奖”两项荣誉。 此外,学校还一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特长,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成才。近三年来有200余名特长生在高考中过本科分数线,在相关竞赛中获得大小奖项30余次,学校体育队三次获得全市晨光杯体育竞赛活动一等奖,9人14次在济源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打破市纪录,20余人次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学校艺术团在去年九月市文艺节目评比中获得特等奖,在今年春节前先后赴港晋京展演获得全国金奖、银奖各一个,二等奖一个;在第五届济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济源四中学生王恬、王浩获得一等奖。地址:河南省济源市沁园南路 邮编:454672电子邮箱:hnsjysz2008@163.com电话:(办公室) 0391 - 6086538 (招生办) 0391 - 6086556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928
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创建于1969年10月,是三门峡市示范性高中。学校位于灵宝市新区富士路中段,现有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270余人。灵宝三高教学设施齐备,教学环境优雅,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显明,是立志成人、力求成才的莘莘学子理想的求知乐园,是深受灵宝人民欢迎的示范性高中。学校以“为每个学生成功奠基”为教育理念,秉承“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和“德智双先、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形成了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创新,加强目标管理,突出过程管理。强化特色学校建设,全面推行理解教育,教师“理解学生,教在心灵;学生理解老师,勤学奋进;师生“理解自己,自强不息”,教师激励、赏识、期待每一个学生的上进、才华和成功,使得学生主体得到尊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特长得到发展、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氛围得到改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人本浸润,使教师献身教育有信心,干事创业有恒心,勇攀高峰有决心。学校现有省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优秀教师15人,有省级骨干教师3人、峡市级教学名师4人、学科带头人3人、峡市骨干教师20人,有15人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被评为三门峡市有突出贡献教师。立足校情,学校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2002年,学校提出了“五年规划”,即通过五年的努力,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峡市普通高中一强。截止目前,在峡市组织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期末调研考试中,学校平均分、高分率、转化率均连续18次位居峡市同类学校第一,高考2004年实现“四个突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超过200人大关,达233人,名牌院校实现重大突破,特长生录取层次有重大突破,文科学生取得历史最好的成绩;2005年高考又创新高,本科上线达303人;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增长到368人;2007年高考又创新高,本科上线融人数达到430人。近几年来,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不断提高,将学生送入三高就读成为广大家长的迫切需求。兄弟县市学校多次来校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峡市同类普通高中起到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联系地址:河南省灵宝市新区富士路中段校长:马连洁电话:0398-8855463邮编:472500Email:hnlbsg@126.com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764
新乡市一中前身有二:一为国民政府河南省立新乡中学,1940年初创于济源县南姚村,国难之中颠沛至荥阳、洛阳、洛宁、卢氏等县,师生多次投入抗日洪流,1945迁新。一为解放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公立新乡中学,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革命干部、完成解放任务于1945年10月在林县临淇镇创建。1949年7月两校合并后,沿用太行公立新乡中学之名。以后又相继易名为平原省立新乡中学、河南省新乡中学、河南省新乡第一高级中学。1958年定名为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是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之一,2005年首批通过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市中心,占地125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新校区在开发区,占地36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一所全国一流的园林式、生态型、数字化学校。现有在校生8000多名,教职工500余人。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特级教师8名,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17名,省管专家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8名,每年都有多人次在全国、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和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教学实力雄厚。70年求索躬行,70年风雨砺洗,新乡一中业已形成了“求知,求真,求健,求美”的校训,“尊师爱生,以人为本,诚信严谨,博学创新”的校风,“诲人以诚,致学以博,授人以真,育人以德”的教风和“博学善思,学以致用,求实创新,全面发展”的学风。在各级党政领导和人名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新乡乃至河南教育事业创造过诸多辉煌。学校曾荣获“全国模范单位”,出席全国群英会;获“全国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的嘉奖;曾创八年内四夺河南省高考状元的教育奇迹;近年来又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模范教工之家”“中国名校”“中国百强中学”等称号。新乡市一中这所经历了70年风雨洗礼的中原名校,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将会以崭新的姿态,与时俱进,努力拼搏,展现出更美的容姿和风貌,以“河南领先、中原一流、全国名校”为目标,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和荣光。新校区地址:新乡市丰华路南段 电话:0373-3552588传真:0373-3552501邮编:453000老校区地址:新乡市金穗大道51号电话:0373-5082653传真:0373-5082653邮编:453000
更新时间:2014-01-02
  • 谷歌:
  • 百度:
  • 搜狗:
  • 人气:
  • 547
最新收录 TOP16
入站排行
  • 百度百度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www.baidu.com
  • 360搜索360搜索

    360搜索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搜索引擎,包含网页、新闻、影视等搜索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真实的搜索服务体验。360不仅掌握通用搜索技术,而且独创PeopleRank算法、拇指计划等创新技术。目前已建立由数百名工程师组成的核心搜索技术团队,拥有上万台服务器,庞大的蜘蛛爬虫系统每日抓取网页数量高达十亿,引擎索引的优质网页数量超过数百亿,网页搜索速度和质量都已经达到先进水平。

    www.so.com
  • GoogleGoogle

    Enables users to search the Web, Usenet, and images. Features include PageRank, caching and translation of results, and an option to find similar pages.

    www.google.com
  • 分类网站大全分类网站大全

    分类目录,网站目录,网址导航,网址黄页,上网导航,网站大全,精品网址收录,全人工编辑的开放式分类目录 fenleinet.com

    www.fenleinet.com
  • 谷歌谷歌

    谷歌,google

    www.google.com.hk
  • 共 228 条«678»
    Copyright (c) 2013-2021 门户网站 www.mhw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