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

《社群思维》| 互联网没有变平,而是圈层化了

来源:小杂说科技 浏览:339次 时间:2023-08-1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携程和去哪儿网、58和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滴滴与快的都纷纷结成了组合,并充斥在各个新闻热点中。事实上,这些企业的组合都在昭示着同一个问题: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互联网和互联网行业都在朝着圈层化的方向发展。

科技

不过,在笔者看来,圈层化的发展方向可能并不只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是在迎合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互联网用户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了?有些专家把这种为互联网用户定制“特定口味”的模式叫作“圈层经济”。

简单来说,圈层内是一番波澜壮阔的景象,而圈层外却始终保持着风平浪静的场景。无论大家有意识也好,无意识也罢,互联网确实是把我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不过,这种连接是有前提的,就是我们一定要处于同样的圈层当中,而这些圈层的划分通常是依靠大数据表现出来的。例如,对于青春期少男少女而言,只要提到“鹿晗”“TFBOYS”“吴亦凡”等明星,就会激起他们的热情。

但对于中年男女而言,上面这些明星可能还不如“小明”这样的虚拟人物有吸引力。这充分体现了一个道理:如果圈层不同的话,那么体验反馈也并不相同。在互联网还没有如此发达的时候,不同圈层之间的界限还没有那么明显,然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种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90后”已经不再属于一个圈层,而是被分成了“95前”“95后”两个圈层。而且据相关数据显示,与“95前”圈层相比,“95后”圈层更容易进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群。

在这种情况下,圈层下的社群就有了更加充足的发展空间。圈层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很多社群创业者也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创者先把自己的用户固定在一个圈层之中,然后再根据用户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慢慢地,这些用户就成了“粉丝”。其实,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这和社群“粉丝”定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企业都纷纷效仿,也开始为自己的用户划分圈层,希望某类人群能够成为社群“粉丝”。在笔者看来,之所以会出现像这样的圈层模式,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的圈层化,也正是这样的圈层化才让社群有了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互联网 组合 都在 

Copyright (c) 2013-2021 门户网站 www.mhwz.cn All Rights Reserved.